2023年6月20日下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双聘PI,现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数据挖掘与应用中心主任、湘雅医院生物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李津臣教授在崇德楼1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生物医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完美结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开云体育入口院长李长云主持,开云体育入口全体人员、各学院学术骨干、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等聆听了报告。

李津臣博士组建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遗传与生物信息”课题组(http://genemed.tech/lilab),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医学遗传学的方法探究人类复杂疾病特别是神经精神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诊疗相关的关键分子。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精准鉴定致病变异和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和数据库,并逐步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神经精神疾病多组学分析体系,服务于全球102个国家三千余所科研单位,累积点击率超过200万人次;利用该体系从多个维度鉴定了孤独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亚型和分子亚型之间的重要关系,揭示了神经精神疾病的多个关键基因、通路及功能网络,为疾病的亚型分类、精准防控与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会上,李津臣报告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中国”成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可以数字化的,涉及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微生物组、环境组等生命组学大数据。疾病本身的各种表型也是可以数字化的,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检验、检查、生理、病理、影像、疗效等医学大数据。如何充分的利用生命组学大数据和医学大数据,提高疾病预测、防控、诊断、治疗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和增长点。生物医学信息学通过计算和统计的方法从生命组学大数据和医学大数据中鉴定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关键分子,为疾病防、诊、治、康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是计算机科学在医学应用中的典范。

基于此,多年来,李津臣所在团队围绕基因突变检测、致病性评估、候选基因鉴定、基因功能解读、专病数据库等多个层次开发了系列生物信息分析工具与数据库,为复杂遗传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数据保障和方法学支撑。
既然选择了一个领域,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轻易放弃,做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青年人。”这既是李津臣对下一代青年的希望,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但李津臣坚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人同行,为复杂疾病点燃希望之光。